20161223 厦门 晴

这边现场都有一点儿圣诞节的气氛了,大家打扮得越来越花姿招展了。本来这两天白天工作很忙,所以晚上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更少。又因为有点儿累,每天早早就想睡觉,可是有时躺下了,却发现自己一时半刻还睡不着,那就是翻杂志呗。昨天晚上看得篇叫脱不得的良知,作者:鲍鹏山。

其实读这篇文章之前也看了其它的几篇,不过总觉得无甚可说的。至少这篇文章最后有两句话给我印象还是挺深的一句是“这段历史,说到底,就是脱掉裤子的无耻。”另一句是:“权势的敌人,说到底,就是人类的良知。”认识鲍老师是在当年那个叫百家讲坛的节目,在看鲍老师的节目之前,我心中林冲和宋江不说和关羽位置一样,反正也差不多吧。可是听了之后,才发现有些书若是只看少儿版的,还不如不看。那都是垃圾,不幸的是,这种垃圾我捡了不少。好在只是捡了而已,这要是真吃下去,我想想都会觉得恶心。所以这里先表示一下谢意。

接着说今天的内容,文章提到那段历史,就是明初。最近几年总是听到无数人说明朝有多么多么恶心,开始听时,我也觉得有道理。就说今天人人都反对的“梃杖”制度吧,有多反人类我就不说了,就连最后一点儿为人的颜面都不留,朱老板作事儿够绝的。但是这种声音听多了,不知不觉中反感的情绪也就萌发了,我总是觉得这里面的逻辑不是只有这样的简单。是不是有这样一种可能,当然这种可能是没有什么史料根据的,因为史料都是文人写的,而朱老板又在打文人的屁股,其实是在他们的脸面。他们怎么可能会允许这事儿有个合理的解释。想想元末的那些力量里,比较有名的一股是后来成势的朱元璋,看看人家名字,就是灭“元”的意思,霸气!还有一股就是陈友谅。估计太多人注意到了,这两个人出身都不甚高贵。至汉代刘邦起家后,从底层老百姓干起,创业立国,大多是非富即贵,后世的各路太祖往往都是从原来编制系统中分离出来的。他们原本都有着一些治理地方的经验或者见识。只有刘邦和朱元璋他们两个可以说一点儿也没有。刘邦还多少算是一个亭长,也加上秦朝毕竟生产力及刚开始尝试封建立国等等因素,很多东西还处于探索阶段,所以他们经验不行,所以这一段可能变化因素较多。不管是刘邦还是项羽,最后成功者都多有侥幸的意味。

接下来,若干年,皇帝的出身就一直是诗书传家。因为制度越来越完善,一个底层人物想出头都难,更别说造反成功了。也就是说读书人一路下来都是压着普通人的,其实不管什么社会,大多数情况下,这都是一个普遍现象。这种情况直到朱老板的出现,别管是幸运也好,能力也罢。他一定觉得自己有用鼻子冲读书人说话的资本。我想他会不会有这样一种心态,元末,底层老百姓日子,那么不好过,你们读书人,讲道理的人都去哪儿了。还不是我领着你们成了事儿。原来你们在元朝治下时,一个唯唯诺诺的也为老百姓争取到什么,除了贪和帮着贪之外,什么也没有争取到!今天我当家了,你们一个个事儿事儿的。不用说了,打屁股!确实,元朝把读书人地位摆得如此不堪,著名的“臭老九”不是来自那个时期吗?可是反抗者居然不是什么有头有脸的人,不过是一个当过和尚做过乞丐的人。这种人一旦成了势,那早年扭曲的心里就必然要产生一点儿畸变,可是是谁给了他机会成势呢?除了元朝末期统制者的无能外,估计就得说是有见识的士大夫了吧。说白了,朱老板行为是出于个人,但是这种行为也是对当时甚至后世所有的士大夫一个警告。苟且的活着不是不可以,但是非常容易活得越来越苟且,因为苟且所摆出来的姿势就是在等着别人羞辱。

另一句话,我还是非常赞成的。但是我总觉得权势的敌人,说到底不光只有人类的良知。因为人类的良知好像还可以往下说,因为人类的所有“知”不是都只能“良”来修饰的。“良”和其它“不良”的知也会对抗,而他们对抗之后,还有没有余力去斗争权势,这可就难说了。所以我觉得良知背后是一个人,一群人清醒的认识。人为自己考虑时,良知这个东西根本没有可能产生。因为当我们一切的思考前提都是为了自己活得更好,良知这个东西就是一种抵触。比如我们自己过得锦衣玉食,但是一出门就发现一胡同的饿殍。我们良知当然会告诉我们自己,要不开个粥场吧?可是当我们只为自己考虑时,就没有这个必要,凭什么要别人来分我得到东西,这毫无道理嘛。不过人是社会动物,也好在是社会动物,于是,我们那怕从没事儿闲得难受的角度也会考虑一下周围的人。开始,那就是自己家人,父母妻儿之类的。再往后,可能朋友远亲之类的。再扩大可能才会出现那种开粥场的行为。可是我们能保持住一次次扩大范围的态势吗?有点儿难了,而且越来越难。如果说在乎父母妻儿还多少连带着一点儿本性的话,那看看一胡同的饿殍,我们有何本性可言,最多不过就是或轻或重的同情心而已。所以我觉得良知一定存在,但是良知这个东西不是平地而起的。我们得有获得良知的渠道,我们才能学会以认识良知,使用良知。说得直白一点儿,良知这个东西可能不是人生存的核心东西,它可能只是人人可能有一点儿工具而已。

但是清楚的认识不同,看到那么多的穷人饿鬼。我们可以控制住自己的同情心不泛滥,但是只要我们仔细想想就不难认识到,大家都生活一个领域内。看不到尚可,看到了就说明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很近了。如果我允许你饿下去,我其实是自己在建立一种对立的态度,我虽然可能并不高尚,不希望饥饿人可以马上大富大贵来与我争夺上层空间的资源,但是饥饿的人如果太多的话,那社会以的根基可能已经松动了。那时优先考虑的应该是什么?当然是命要紧,物不要紧,那就让外面的人也可以活得过得下去。那比较理性选择就是去帮助,这就是我说的那种清醒的认识。当然可能有人会觉得选择一走了知,不是也算是清醒的认识吗?可是这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快,我们如何知道换了位置之后,一夜之间再开门,就一定不是一胡同的饿殍了?这事儿没有一个必然定论。如果周围人生活并不算太好,自己就不要急着去享受精致的生活。关起门吃龙虾没关系,但是请妥善处理好龙虾皮。

良知不是一个人的事,一个人再有良知也对抗不了权势。但是大家都可以找到清醒的认识,这种认识说不上什么好坏,但是道理都很简单,日子过得不好时,自己多努点儿力,争取去改善生活;日子过得好时,看看周围人,别得瑟;如果大家都认同这样价值观,那权势再敢出来作威作福的话,那就是权势自寻死路了。而今天我们之所以看到权势都不符合大多数人心意,那其实我们先要审问的不是权势,而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。比如:都知道给老师送礼的过程可能会教坏孩子,可是家长会为孩子多点儿机会,有几个人会选择不送礼的?再比如:公务员明明挣得都是纳税人的税收,可是找他们服务时,他们态度有几次好过?我们为什么不伸张一下?这样问题太多了,可是我们真没有几次是表现出来有良知的。良知真的不是总表现出来一团合气。

算了,有时有太多想说的话时,我经验不是收住吧。因为说多了,可能认识就没了。

  • Xで共有
  • Facebookで共有
  • はてなブックマークでブックマーク

作者を応援しよう!

ハートをクリックで、簡単に応援の気持ちを伝えられます。(ログインが必要です)

応援したユーザー

応援すると応援コメントも書けます

新規登録で充実の読書を

マイページ
読書の状況から作品を自動で分類して簡単に管理できる
小説の未読話数がひと目でわかり前回の続きから読める
フォローしたユーザーの活動を追える
通知
小説の更新や作者の新作の情報を受け取れる
閲覧履歴
以前読んだ小説が一覧で見つけやすい
新規ユーザー登録無料

アカウントをお持ちの方はログイン

カクヨムで可能な読書体験をくわしく知る